五大人为因素影响灾害防治
1. 行政管理力量薄弱,普遍存在专职人员缺少的问题,很多县甚至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。
2. 基础调查程度较低。1640个山区县地质灾害调查及部分详查成为当前防范工作的基础,但此项工作投入有限,工作程度不高,还存在盲区。
3. 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地质灾害监测机构,现有的监测机构对地质灾害灾险情分析研判、调查排查巡查、监测预警、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还很薄弱。
4. 防灾减灾经费不足,地质灾害防治在调查排查巡查、监测预警、应急处置、搬迁避让、工程治理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。近年来,地方各级政府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逐步有一些投入,但多数未纳入财政预算,没有形成固定的经费投入机制。
5. 群测群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。对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、挽救了大量生命的群测群防员队伍,全部是兼职人员,没有给予必要的经济待遇和基本的设备配备,多数是在艰苦的条件下,义务承担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工作。
1. 行政管理力量薄弱,普遍存在专职人员缺少的问题,很多县甚至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。
2. 基础调查程度较低。1640个山区县地质灾害调查及部分详查成为当前防范工作的基础,但此项工作投入有限,工作程度不高,还存在盲区。
3. 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地质灾害监测机构,现有的监测机构对地质灾害灾险情分析研判、调查排查巡查、监测预警、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还很薄弱。
4. 防灾减灾经费不足,地质灾害防治在调查排查巡查、监测预警、应急处置、搬迁避让、工程治理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。近年来,地方各级政府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逐步有一些投入,但多数未纳入财政预算,没有形成固定的经费投入机制。
5. 群测群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。对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、挽救了大量生命的群测群防员队伍,全部是兼职人员,没有给予必要的经济待遇和基本的设备配备,多数是在艰苦的条件下,义务承担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工作。
(来源:中评网)
发表评论 评论 (5 个评论)